意义

  显著缓解青岛胶州湾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,进一步完善青岛市东西跨海交通联系,扩大青岛市城市骨架,缩小青岛、红岛、黄岛的时空距离,加强主城区与两翼副城区的联系,塑造拥抱胶州湾的大青岛城市框架,为青岛城市的深度发展拓展出崭新空间,同时,胶州湾大桥结构新颖、造型独特、美观大气,三座航道桥与蜿蜒的非通航孔桥、海上互通立交等共同谱写了一部气势磅礴的桥梁组曲,既与青岛市的城市及建筑风格相呼应,又富有现代的气息,是国际屈指可数的现代化桥梁集群工程,该桥建成后将成为青岛市的又一标志性建筑,为中国桥梁史再添辉煌的一页。


地理位置

位于解放东路东端、自由路西端,是桂林市城区横跨漓江最早的桥梁。始建于1939年,时抗战军兴,桂林屡遭敌机袭击,为疏散城区人口, 建成钢木桁架上承式桥梁,定名“中正桥”。长181米,宽11米,5孔,每孔跨36米,木桥面,荷载10吨。1944年10月, 日本侵略军压境,炸毁2、3孔桥面。1945年7月,占领军溃败时炸断2、3号钢梁。1946年2月修造“中正浮桥”。1951年7月, 在原址重修钢木桁架结构,更名解放桥。1957、1962年先后两次维修。


桥体结构

1972年,解放桥保留下部结构,加固桥墩,拆除上部结构,扩宽桥面, 改建为空腹式混凝土双曲拱桥。全长239.3米,其中主桥215.3米,引桥14米;高4.36米, 5孔, 每孔跨径34.9米;桥面宽15.5米,其中车道9.5米, 人行道南北各3米;荷载汽—13级,拖—60级。扩建后极大地便利了两岸交通,为桂林人民生活、生产作出重大贡献。


历史背景

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的资料记载,从唐代开始,历代都在此段建浮桥。宋《静江府城图》记载:在现解放桥位置的附近修建有东江桥(拖板桥),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桥,是由船体连接而成,时常因水流湍急摇晃得很厉害。明清后改称为永济桥。

解放桥始建于1939年,结构是钢木桁架上承式,长达181米,宽至11米,有5孔,每孔跨36米,木桥面,荷载达10吨。当时桥名中正桥。抗战时期。由于桂林是中国南方的军事重镇,因而多次遭到敌机的空袭。为了疏散市区里的市民,乃建此桥。

1944年10月,日军压境时炸毁2、3孔桥面。1945年7月,日军战败时炸断2、3号钢梁。

由于两岸靠船只往来,极为不便,经过商议于1946年2月修造“中正浮桥”。 1951年解放桥

1951年7月,由于桥存在诸多问题,当地政府决定在原址上重修1939年那样的钢木桁架结构,并更名为解放桥。1957、1962年进行了两次例行维修。1972年加固


.site-info -->